第(1/3)页 战国时期,男子一到二十岁就要举行成人礼——冠礼。行过冠礼就意味着男子已经长大成人,可以娶妻生子,参加各项活动了。不过,天子和国君有时为了早日执政,甚至会提前七八年举行冠礼。 在当时,人们是如何为成年男子行冠礼的呢? 行冠礼是大事,需要提前在宗庙门前占卜吉日。占卜时,主人头戴玄冠,身穿朝服,腰系黑色大带,并配以白色蔽膝。由筮人负责占卜,待占卜完毕,筮人将占卜的吉日告知主人。如果占卜的日子不吉利,然后再占卜其他日期,直至选到吉日为止。 选好日子后,主人要告知宾客前来参加。如果受冠者有父母,就由父母邀请宾客,如果受冠者没有父母,就由伯父叔父或堂兄代为邀请。 邀请时,主人会说:“某人之子某某,将要为他加缁布冠,希望先生能亲自前往并教导。” 宾客会谦虚地回答说:“某人不才,恐怕难以胜任,深怕辱没了先生,所以冒昧推辞。” 主人劝说道:“某人仍旧希望先生能够亲自前往指教。” 宾客就回答说:“先生如此吩咐,某人不敢不遵从。”于是,答应在主人的儿子行冠礼的当日前往。 在举行冠礼的前三天,还要通过占卜选出一位主持冠礼的正宾,并邀请一名赞冠者协助正宾。 邀请正宾时,主人会说:“某人将为某某加缁布冠,希望先生能够光临寒舍,所以才冒昧前来恭请。” 正宾回答说:“某人不敢不早起前往。” 第(1/3)页